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英国侨报

斜杠青年 | 设计史博士的客厅沙龙奇幻漂流记

Updated: Mar 29, 2019


斜杠


斜杠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Slash的中文意思,意为斜杠,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Marci Alboher)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身份或职业的多元生活人群。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医生/摄影师”等等,“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在英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兼顾本职的同时,也根据自己能力,不断打磨着自己另一份爱好,小乔就采访到了这样一些小伙伴,也想把他们的故事分享给你们。 


📷📷本周份的推送是关于一位伦敦设计史博士在读的小姐姐。课余时间里,她在自己家的客厅里搞了一个神秘的“客厅群”——📷

📷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博士李乐人没有想到,因为两年前自己的一个随性邀约,之后给自家的客厅招来了不少迷妹迷弟。


不过,对于我们的这个评论,李乐人表示,“其实我可不敢叫大家迷弟迷妹,其实沙龙的客人里很多都比我要年长不少,都是哥哥姐姐,还有叔叔阿姨辈的。在他们面前我也会感觉很紧张,别说迷了,不被嫌弃就很好了。”


📷

故事始于2016年她参加的一个学术讲座,主讲人是中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李薇教授。学生时代的她曾经参与过1985年Yves Saint Laurent作品回顾展的策展工作,这也是中国第一场时尚展览。这样的经历让研究服装设计史的李乐人颇感兴趣。


📷

“当时我有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想要和她探讨,正好周围很多小伙伴也对她的经历感兴趣,于是我就想,能不能邀请教授和大家分享一下她曾经所见证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时尚展览呢?没想到她很爽快地同意了。


那天晚上家里来了二十多个人,原本应该九点结束的沙龙一直持续到十一点。那天我也认识了沙龙第二期的主讲人,和之后的很多沙龙铁杆朋友。”


那天李乐人回想起那个分享会,一切都还记忆犹新。


❖李乐人与她标志性的沙发


📷📷

在此之前,李乐人才从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毕业。挥别陪伴了六年的纽约阳光,她在伦敦的阴雨绵绵里开始四年博士生涯。


伦敦对于李乐人来说,是个很陌生的城市。


“我14年冬天来过伦敦,但从没想过会生活在这里。纽约时候的我比较宅,每天除了出门上课,运动,其他时间会跟我的猫在一起,对着窗户看外面的城市。伦敦是很美,可是纽约更鲜活,说不出那个更好。我一直都是一个人住,不太喜欢被打扰,也可以尽情的宅。”


但时间一长了,李乐人发觉这样的长时间不和外界接触,容易让人丧失思考的能力。“可能是因为猫儿子不在身边了格外孤独吧。加上第一期沙龙让我感觉这是一件可以持续做下去的事情,所以我就开始认真的计划接下来的一期又一期。沙龙有了自己的名字:千高原,这其实是我的博士论文里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但是很可惜我真的花了很大功夫,也没读懂,哈哈,大概就像我读不懂这个城市和这里的人一样吧。所以干脆拿来做了沙龙的名字。后来慢慢有了沙龙的公众号和网站,会把活动记录放在上面,那些离开伦敦的朋友也可以一直关注客厅的动态。”


“最开始想做一个艺术设计类的沙龙,可是后来发现来的客人里各行各业的大牛都有,干脆就不限学科了。”


❖大家席地而坐,讲座氛围轻松愉快


📷📷

“其实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会有这样的朋友,他们除了从事本专业工作或者学习之外,他还有另外的爱好。虽然二者可能毫无关联,但他们依旧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有钻研。比如曾经有一位物理学博士后,他也非常喜欢文学,同时也是木心的狂热粉丝;


还有一位是研究流体力学的博士,他对中国瓷器有过非常深入的研究,每个礼拜五都会去大英博物馆,直到八点关门,所以看得出来,他对瓷器是真爱。而这个沙龙,正是想给这样多元性的人,一个展示自己、和他人思想碰撞的平台。” 


❖李乐人通常会在角落里静静听讲座


📷📷

这也正是沙龙“千高原”名字的由来——“任何一个文化、任何一个历史、任何一种自我认同、任何一个生活世界都是一千座高原。希望大家在这里能有思想的交流,灵感的碰撞。”

如今的沙龙已经举行了共将近五十期的讲座,数月后的主讲人名单都已安排好,参加的人数也在增加,常常会有人不得不挤在走廊和楼梯上。


“沙龙刚办起来时,我会在网上联系一些学术大拿来开讲,毕竟初来伦敦认识的人不多。随着大家口口相传,客厅的人气越来越旺,不再那么担心找不到主讲人了,反而开始担心家里人太多邻居会不会投诉。”


❖李乐人还将她的沙龙开到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

如今,李乐人的客厅已是不少人周六必来的去所,有时候他们还会特意带领一些从其他国家来伦敦旅游的朋友,前往沙龙。他们告诉李乐人,她的客厅成了伦敦一处“秘而不宣”的景点:“害怕来的人太多,没地方坐!”


在这个神奇客厅,会遇到很多志同道合者。虽然可能大家的背景各不相同,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而来,因此相识的过程更加纯粹。


“大家在这里更多地会谈论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职业和专业。所以很多人可能已经认识好久,但都不知道各自的背景。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英雄不问出处’吧。”


李乐人很享受这样的过程。客厅里来来往往的人带来了五光十色的谈话,伦敦在他们的声音中变得更加立体,也让她得以更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


“我并不是个很爱热闹的人,人多的时候我反而会躲起来。但是我喜欢了解每个人背后的故事,即使那些相熟的朋友,也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每期沙龙的观众里,都会有主讲人们的一些朋友、同学、室友。其实他们可能并不完全了解,他/她正在研究的课题到底是什么;也不清楚原来他/她,还有工作之外的兴趣爱好——直到他们成了沙龙主讲。

我不认为一个沙龙的质量,是取决于嘉宾的知名度和成就高低。每一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认真钻研,或者坚持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的人,都是发光的。能在伦敦这样一个人来人往来去匆匆的城市,里遇见这些有趣的人,才是最值得开心的事情。”


当说着这些话时,李乐人的眼睛格外明亮。


当被问及沙龙活动之后的打算时,李乐人笑着说,这是调剂品,“实在点说,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有毅力的人,但是因为这间客厅,让我觉得坚持是个好品质 。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伦敦,或者要结束这个客厅沙龙,嗯…其实我也想不到会怎样,到时候再告诉你吧。”


“现在大家对每期沙龙的内容还是蛮期待的,有时候自己偷懒一下晚一点发预告,真的会有人在群里催我。你们慢吞吞的伦敦人原来也会有着急的时候哦哈哈。沙龙从业余玩玩,到现在成了一个责任,辛苦是有一些的,但还是开心更多。”


📷

📷看到这里,不知各位小伙伴们有什么想说的呢?如果你也曾去过李乐人的客厅,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感受!📷


文/Haoxin

实习编辑/ Ansa

被访者供图


------------------------这是更多文章的分割线~

【在英国搞创业】系列文章

【在英跨界华人青年】系列文章

【在英斜杠华人青年】系列文章

【歪果仁说中文】系列文章

如果在英国的你,身边也有好玩的人或故事,欢迎投喂我们!

邮箱info@eucj.net!

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