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英国侨报

播出半小时近40万人观看,英国对中国文化的渴求度可能远比想象中大丨专访


在英国一家电视台播放中国纪录片,30分钟内就有38万人次的收视率,这意味着什么呢?同一个月份里,英国BBC电视一台相当于中国《新闻联播》的“十点钟新闻”平均收视率不到500万人。相比之下,一集纪录片《茶》在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英国德孚传媒在天空卫视(Sky TV)上合开的中国电视节目《中国时间》(China Hour)节目时段上,仅在播出半小时内就斩获了近40万人次观看的收视率,可谓惊人。

这串数字看似简单,但《中国时间》节目时段在英合作方、德孚传媒首席执行官隋松岩为此已铺垫了近22年。作为曾任职于世界知名媒体公司的资深媒体人,他为何选择“半路创业”?又是如何把富有特色的中国文化故事,用英伦风格诠释和表达?为了解背后的故事,英国侨报记者对隋松岩进行了专访。

📷

发现商机:文化需求有缺口  了解中国要窗口

提及《中国时间》节目时段在英国深受电视观众喜爱,隋松岩告诉记者,虽然这个栏目创建于两年前,但他很早就萌生了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的想法。

自从中英关系进入“黄金时代”,英国人了解中国的兴致越发高涨。两国间的经贸、科技、教育等交流和沟通愈发频繁,在英国掀起的“汉语热”更是民间渴望了解中国的佐证。英国政府早先时候就曾提出,要在2020年帮助英国中小学培养出至少5000名中文流利的英国年轻人。近日英国《电讯报》在2018年8月的调查中指出,英国选择A-Level(英国普通教育高级程度证书)中文类别的学生数首次超过德语,中文已然成为英国第三大流行语言。

📷

在此热潮之前,隋松岩就通过冷静观察发现,市面上关于中国的媒体内容,并不能满足普通英国人的渴望,少有适合普通大众观看、阅读、了解和学习的内容。由于早前任职《中国日报》英国公司市场总监的缘故,隋松岩在工作中接触到了不少英国客户。通过和他们的交流,隋岩松发现他们对于中国的了解大多来自在英国和中国官方媒体。隋松岩坦言,官方媒体内容都十分有深度,但是它大多针对英国专业人士,比如政、商界人士等等,而普通的英国老百姓,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渠道去了解普通中国人的鲜活故事。BBC在过去多年来也仅仅有过一次集中播放关于中国内容的“中国季”(China Season)。“英国人特别需要一个来自民间的,中性的、综合的媒体平台来提供更接地气的中国故事。”

隋松岩自身新闻学和国际研究的背景,加上他多年丰富的媒体工作经验,使他得以在快速发展的全球市场中寻找到中国文化的销路。 “英国中产阶级休闲时间多,收入高 ,中产家庭主妇是主要电视消费群,这就是我们目标人群。除此之外,还有对中国感兴趣的、以及在学中文的英国年轻人,包括喜爱动画片的少年儿童都是我们栏目的受众。”

《中国时间》目前在英国天空卫视平台的192和455频道各有一个子频道(Mini Channel),每天分别播出两到四小时的英文配音中国纪录片、电视剧、动画片及旅游、文化类节目,收视覆盖英国本土及包括欧洲大陆在内的一千两百多万天空卫视用户三百多万免费卫星电视用户。

包装节目:熟悉的英伦味道  不同的中国配方

2016年底,在《中国时间》节目时段的试水阶段,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半小时就有了12万的收视率,“当时我们特别兴奋。因为这还是在没有其他任何宣传下、一个中国原版电视节目所获得的数据。由此可见英国人对中国很好奇,有强烈的了解欲望。”

在加入德孚传媒前,隋松岩已在英国广播电视公司(BBC)担任编播主持以及制作人长达十一年,懂采编、会经营,更熟悉欧美传媒运作规律。兼备文理学历,深谙中西文化的他明白,若想让节目内容引起英国人的兴趣,就要对从中国引进的原版节目进行包装,改造成英国人更容易理解的模式,否则永远都只能是“隔靴搔痒”。

“我们根据英国本地人群的收视习惯和爱好,做大量的前期市场调研,并邀请相关人士来做导视,进行本土化包装吸引更多本土观众。”用本土人的生活习惯打开异国文化,是隋松岩拉近英国观众和方法。“举一个例子,当时我们引进了一个中国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这个节目本身的质量上佳,但起初在英国收视效果并不理想,团队讨论的结果是由于英国人不了解中国历史,所以对他们来说,这个内涵深厚的节目,反而不易于理解。”

📷

隋松岩在一次技术难度非常大的网络直播活动现场督阵

为了减少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隔阂,隋松岩给每集节目增加了开篇解说环节,节目结束增加回顾和下集导视。同时专门挑选容易有代入感的拍摄地点,比如在英国著名的茶叶品牌专卖店川宁(Twinings)和福南梅森(Fortnum and Mason)。这些都是英国人日常生活很常见的存在,在镜头中出现也削弱了异国的观看体验。《中国时间》为这套节目邀请《孤独星球》的专栏作家达米安·哈帕(Damian Harper)作为每期节解说人出镜,“达米安去过中国很多次,讲流利的汉语,是文化圈儿的中国通,所以会很适合客串这个‘桥梁’角色。”

通过小小的茶叶把中国和英国联系在了一起,这期节目一经推出,在半小时内就有38万人次的收视率,这也给隋松岩莫大鼓舞。 “如果某种文化自身有吸引力,那么只需要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与出口,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大家自己就会去挖掘更有意义的内在。”隋松岩希望通过英国人习惯的视角,来展现和传递中国,让中国的文化更有亲和力。

中年创业:水到渠成借东风  弹性工作顾家庭

从2016年至今,隋松岩始终在探索英国人对中国节目的接受程度,也渐渐发现,英国人对中国的文化、历史、饮食的兴趣越来越强。“这方面跟他们的生活直接相关的,直接能体验到的东西,比如目前在我们《中国时间》频道,大家收看最多的节目就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具体到吃喝玩乐,也就是美食、旅游、功夫。 ”隋松岩告诉记者,目前《中国时间》也由原来以播出中国纪录片为主,转变为既有纪录片、也有中国电视剧、卡通片的综合时段,受到英国观众的好评。

一个创业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与人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更多的西方受众渴望中国故事。作为2016年“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四次会议”的配套活动,《中国时间》英国时段的开播和设立,不仅意味着中国优质电视内容第一次地走入发达国家主流媒体,也是中英两国关系步入“黄金时代”的生动成果。自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席访英以来,中英“一带一路”合作进入快车道,中国内容题材丰富、制作精良的中国原创影视节目,更是受到英国媒体和影视机构关注。

📷

隋松岩在2018年6月上海某国际影视译制研修班上发言

这番成绩的背后,也贯穿了隋松岩前半生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从1992年农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他在学业上也孜孜不倦追求着,获过新闻学学士以及台湾研究专业硕士,还曾在澳大利亚进修过经济学。这些经历让他得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这个世界,也使得隋松岩不轻易满足当下,敢于改变现状。哪怕是当时已是令人艳羡的BBC资深制作人职位,对于喜欢冒险的隋松岩来说,这意味着一眼便能望到头的生活。与当时从在BBC做内容转到《中国日报》商务运营职位的选择相比,隋松岩的创业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年的努力与经验积累,这也让《中国时间》节目时段成为了水到渠成的结果,“我一直希望英国普通民众能有机会接触中国。现在市场和平台都成熟了,新世界格局决定的国际媒体格局也开始呈现出来了,我自然想要完成它。” 

目前《中国时间》已经是英国天空卫视上一个成熟的子频道。从节目选择、节目从中国的进口,再到编排、剪辑、推广和销售,这些环节与一个完整的频道制作流程无异。除了事无巨细,隋松岩还要跟中国的销售、节目供应方沟通和对接。由于中国和英国有7小时的时差,隋松岩为了避免沟通上的延误,加班加点更是常事。“等第二天国内的人睡醒了,英国正是深夜,我要考虑是否有他们一上班就能处理的东西,在睡前完成这些工作。然后,我在早上刚睡醒,就要立马回复中国的电邮和微信。”

创业当老板,除了繁忙的工作所带来的压力,作为团队的领头人,隋松岩有着不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除了保证项目的运营,更要承担起整个公司所有人的责任,对自己的期许就不一样了。”面对压力,隋松岩认为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是最好的纾解方式:“我通常会做详细的工作准备,比如在筹备项目中,我不仅会计划Plan A,还有Plan B, 还有Plan B的Back-up,尽量减少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状况。”

📷

隋松岩为女儿自制的馒头披萨

纵然创业带来不小的压力,但这个也让隋松岩得以自由安排时间,多了和家人相处的机会。“以前朝九晚五的工作会没那么多时间照顾还在上小学的小女儿,但现在我早上处理完国内的事,刚好可以给她做早饭,比如女儿喜欢的面条、煎个爱心蛋或者是中西结合的自创菜‘馒头披萨’等,然后再送她上学。”对女儿及家人的陪伴,对于隋松岩而言是这次创业的意外惊喜。

创业并非易事,隋松岩坦言,突破中英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是融入本地生活的关键。“对英国、对英国人要了解、要积累,要有他们一样的思维和体验,这样才容易在业务中跟本地人建立自然融洽的关系,在节目选择和编排上把握本地观众的胃口和需求。”

隋松岩也看好中英关系良好走势带来的媒体发展空间,希望看到将来能有更多华人能投身于促进中英两国间文化交流的事业中来,让英国普通的老百姓能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国。


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