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伦敦城中的红灯笼
每天上午十点钟,当精致的伦敦城刚在咖啡气息的氤氲中忙碌起来时,中国城早已有了热腾腾的烟火气。
对于身处异乡的游子来说,它是最熟悉也是最亲昵的第二个故乡。但对英国人来说,它是伦敦城里最独特也是最神秘的一片“异域”。
灯笼,门匾,小笼包和水煮鱼,种种具体鲜明的中式符号在这里被强调,也被所有远道而来的人所接纳和喜爱。
其实,现在我们所熟知的中国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西伦敦站稳脚跟,逐渐扩大面积范围。东亚美食的餐厅和超市随后才如雨后春笋般开门迎客。
而如今中国城所呈现出来的样貌的由来,要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那时六角亭、第一座牌楼和其他中国传统风格的装饰让这片区域焕发出新的生机。
各种礼品店,小型诊所,旅行社,商务办公室的充实与点缀,让这片团结祥和的社区真正成熟起来。
每一年,中国城成为华人庆祝中国大大小小传统节日与活动的承办平台。特别是在每年农历新年,这里张灯结彩,欢歌如潮,街市如昼,好不热闹。
外国友人也独爱这熙来攘往的欢快场景,他们从安静的酒吧中走出来加入人群,在红灯笼的映照下与我们一起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02 小笼包里的鹅肝馅
英国人吃饭讲究前菜、主菜和甜品的自主选择。而中式餐桌一般都是共同点菜和饮用。
为了让外国友人更加适应我们的上菜方式,有的中国餐厅改良了自己的菜单,以开胃小食、主菜、和汤的方式方便外国友人享用中式美食。
有的餐厅在菜式上也做出了改变— 利用西方食材创造出创意十足的新式中餐。
在小笼包里加入充满法式风情的烟熏鳗鱼和鹅肝,亦或是在春卷中加入芝士和嫩牛肉,街头地道美食成为文化交流碰撞的介质。
我们独具一格的庆祝与生活方式,是我们血液中流淌的爱国基因,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是我们想将中国形象推广的毅力与决心。
如果你认为中国城只是一个庞大的中式美食集合地,那么你真是有些小瞧它存在的意义。中国人的精明强干,中国文化的海纳百川在这里你都可以窥探一二。
03 中国人的美食胃
如果你是一名英国游客,我一定会先推荐你来中国城。倘若美食是来往之人接触中国文化的起点,那么美食从口流动到胃,再温暖至心的过程,就是他们对“中国”这两个字所代表的泱泱大国的特质的入门理解。
它不是单纯的长城的图片与几组傲人的数字,它也不是黄色的皮肤与高耸的摩天大楼。它是粗犷厚重的历史沉淀与细腻柔雅的人文磨砺。
中国城的性格是不拘小节的,水泥地水泥墙,有些乱也有些脏。但它的内核确是细致的,讲究的。
一道汤的食材必须千里迢迢寻来,缓缓熬制三小时才上桌。入口的那刻,才知道故乡的味道一直徘徊在身边,一直没有改变。
记得去年的春节期间我和朋友相约中国城,晚上十点时街道上还是灯火通明。
走进一家饭店问老板几点打烊,老板说春节期间没有客人了才会打烊。这个时间点还没与亲人团聚的人,一定有自己的苦衷,一定十分想家,他们愿意留下来为他们服务。
相比英国人的谨慎和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言行给你造成麻烦,中国城总是给你最亲切的询问与关怀。它用包容的心态召唤着每一个走近它的人,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陌生的距离感。
无论你从济济人才的大学课堂走来,还是从委重投艰的工作职场中走来;无论你是心高气傲的本地人,还是沉默缄言的异乡者,它总是为你准备热腾腾的饭菜,听你游历四方的故事,再送你深情厚谊的祝福。
如果说英国的文化结晶是上层阶级创造出来彰显特权的工具,中国的文化的精髓永远生于结实的土地与平实的劳动双手,所以它才是这么平易近人充满情怀。
所有前来的人,在惊叹的同时,都会被这温情所打动。中国文化从这里包裹着英国似的骄傲感悄悄输出。
04 异乡人的中国心
总是有店里的老板或者服务员阿姨在吃饭的间隙来问我菜做得好不好吃,喜欢吃什么口味,可以再点些什么菜,聊着聊着就聊到各自的职业、生活与学习。
他们虽然忙,但是却对我的问题没有任何戒备,总是敞开心怀,允许我展露出真实的自己。我们总会聊到对方是哪里的人,为什么要留在伦敦,总会问到什么时候才会回国。
而听到的答案往往出奇的一致,等我......了,我就回去。
还好,最后我们都会回去。
如果让我给一个远道而来的中国游客推荐伦敦的景点,我会推荐大本钟、议会大厦、伦敦眼、泰晤士河。我不会推荐中国城。
因为中国城不是一个两个小时就能逛完的景点,它是一个坚定的归宿。
只有在伦敦生活过的人才有这样的体会,才真正感受到它支持的力量。知道无论你离开家的生活有多么疲惫,在这里,总有与你一样的人,我们抱在一起就能取暖。
或许我们就是这样需要一个停靠的港湾,一个半夜还灯火通明的处所。
作为一名漂流异乡的中国人,当我累了,孤单了的时候,我总想去一趟这里,在这里吃一顿冒着热气火锅,然后与四五个别的桌的中国人聊起自己家乡的故事。临别前说一句保重。
我知道我不是害怕未来道路上的荆棘,我只知道我需要让我的背包背满食粮。
我也知道我不是害怕思念亲人而郁郁寡欢,我只知道我最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只有家能够赋予我。
而这里,可以说,就是家。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