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示:本文共4476字,读完大概需要一点时间
📷
5月底的一个午后,伦敦依旧徜徉在春风呢喃的尾音里。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文莱博物馆(The Brunei Galley)前,两岸绿荫的影子摇晃不定,偶尔会被匆忙路过的脚步踩散开,无人打搅时便慢慢凝结,浓成化不开的墨。
此刻,在文莱博物馆里,凝聚着上百张来自上个世纪的记忆,正如同这树丛的碎影,浮在地上触不得,氤在空中闻不见。
📷
悬挂于博物馆外展览海报
历史上的大人物,用功勋浇灌出一棵棵参天大树。绿荫蔽日,后人纳凉,却也不曾注意脚下的碎影——那通往未来的路,也是由那些模糊到虚无的小人物所铺就。
是一位66岁的华人,将这沉浮于英伦大地的华人记忆拾起,掸去150多年的尘埃,放大后高悬于墙上,得以平视来来往往的过客——目光相融的刹那,生命获得了理解和尊重的可能。
她,便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约翰·汤姆逊眼中的中国与暹罗摄影展》的策展人姚咏蓓。
遵循初心,改行于天命之年
初见姚咏蓓时,她刚刚结束当日给明爱学院参观者的讲解,却一口水也没喝,径直问向工作人员:“麻烦你帮我通知下一波参观的人,讲解可以开始了。”
身着普通的深色印花毛衣,姚咏蓓像是要把自己融到展板里不让人注意,全无其他策展人独树一帜的鲜明风格。她说着着十年间早已过千百遍的内容,神态间一点也不见厌烦。言语里的干脆果断,像极了十年前带上这百来张照片重回中国的义无反顾。
📷
亲自为大家做讲解的姚咏蓓
2006年,已过天命之年的姚咏蓓在英国维尔康图书馆里,看到了英国皇家摄影大师约翰汤姆逊在1868年至1872年游历中国时所拍的老照片。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当时所流行的19世纪西方世界里的中国摄影风格——充斥着例如刑罚的枷锁、砍头、囚犯、吸食鸦片等“卑贱”的画面。它们大多为最早一批跟随军队、贸易往来而来到中国的西方摄影师为了满足西方消费者的猎奇心理而拍摄的。
📷
汤姆当时就是用此类设备拍摄
曾有研究认为,这是西方尤其是英国对中国进行一种讽喻:这个东方国家是应该被处罚的,谁让当时你们的乾隆皇帝拒绝了我们的贸易诉求呢?
然而约翰却不仅仅满足于追求商业上的成功。他让光影交织在无名氏的脸上,定格了那些真实的情绪:路边的商贩、衙役、渔家女、摆闲话的老妇……尽管不留存于任何一卷青史里,但他们眼底的神韵却让姚咏蓓挪不开眼——她深深地折服于这位苏格兰人的慈悲心怀,并想要把他们带回中国,让更多人可以了解百年前那个国度里市井生活真实的样貌,这是历史课本上不曾有过的描绘。
📷
展览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然而最初,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约翰的作品。由于19世纪流行的中国拍摄风格,加上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国家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伤害,很多人认为,这位苏格兰摄影师很难脱离当时所置身的大格局,展现真实的中国人。
而大家的刻板印象让姚咏蓓感受到,也许命运是有意让自己遇见这些老照片,让自己来做这件事,让更多中国人可以看到约翰的照片,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
于是她离开了原有的公司,带上照片,踏上了百年前约翰游历中国时的路。
穿越时空,深入浅出做诠释
尽管姚咏蓓不是策展专业出身,但她此前作为电视媒体人、图书出版人的经历,反而给提供了她不一样的灵感和思路,让她在此后的展览中,能够多角度、立体地呈现出了19世纪中国的风貌和世俗人情。
因此,这也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摄影展,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
例如在此次的伦敦展中,姚咏蓓特意邀请了知名的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和牛津大学博德莱图书馆馆长理查德欧文登(Richard Ovenden)在文莱美术馆举办了两场讲座。
📷
《中国故事》主持人Michael Wood @BBC
前者毕业于牛津大学奥瑞尔学院历史系,曾主持过多个纪录片,其中在BBC上放映的《中国故事》(the Story of China)直击中国市民社会的日常生活,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讲解十分通俗易懂,一经播出便在西方国家受到关注;后者为牛津大学图书馆馆长,在摄影史和收藏史上也颇有造诣。
“这两位主讲者对约翰和他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做出的解读,能够给大家带来丰富的信息量,同时也能帮助大家对约翰的生平有立体的了解,而不只是听从一家之言。”
📷
展览中还能看到的书籍
除了提供专业的学术讲座,使得大家得以深入过去的时代背景,姚咏蓓耗费大量精力在照片的修复和史实资料的完善。“我联系了两位英国的专家来分析和厘清照片中的地点、拍摄的时间,弄清每张画面背后的来龙去脉;而在人物照上,有些照片缺失一些个人信息,我们也要多方打听,了解他们的背景,最终才能将信息补上。”
在此次文莱美术馆一楼展厅的三副巨型风景照,可以算是很好的佐证。
这三幅照片是约翰途径泰国时所拍。“从照片拍摄的角度可以看出,当时的约翰站在泰国的某座高处山峰上,分别以左、中、右的角度,记录下视线前方的开阔城市风景全貌。”姚咏蓓指着身后的照片介绍道,通过数码技术,将三幅作品扫描后拼接在一起打印出来,摆在了原版照片的下方。照片中的建筑,都被详细地标上了当时的地名。
📷
照片上的景点被标注了详细地理位置
姚咏蓓还提供了一张如今在此处所拍的作品,并摆在约翰所拍照片的右侧。在静止的展馆里,明明是同一处风景,却拥有两种不同的温度,仿佛也能遥想彼时摄影师站在这片土地上的心情。
如此今昔对比的手法,在展区的其他部分随处可见。在一幅约翰拍摄的泰国国王人物像边上,摆放着姚咏蓓从当今泰国王室借出的酒杯等物件。斗转星移,画中人已逝,而曾经出现在画中的鎏金酒杯,此刻依旧闪烁光辉;在另一处清朝人物画像旁边,摆放着姚咏蓓向伦敦一位专业人士接触的服装配饰:雕花象牙骨扇、绣花钱包、丝绸衣袖、发簪、头饰等等,仿佛是从照片中的走出来的一般,和展览中物件形成了对照。
📷
展厅中摆放着和照片相呼应的配饰
展出十年,百万人免费参观
时光,足以让青丝变白发,也能引得人们为百年前的影像疯狂。
在拍卖市场上,约翰的摄影集一向是行家追逐的拍品。2006年,一本约翰出版于1872年的《福州和闽江》(Foochow andthe River Min)摄影集,在纽约苏富比拍出了18万美元;2012年,在欧洲拍卖市场上,更是创下34.5万英镑的成交纪录,一度成为价格最昂贵的中国摄影书。
📷
1872年的《福州和闽江》@佐罗小姐的蒙面之旅
懂行情的评论家说,约翰高超的拍摄技巧,和高质量的玻璃底片,才让这些摄影集在百年之后依然能有巨大的市场和商机。
而姚咏蓓庆幸的,却是还好有这些绝佳的底片,她才能通过当代数字技术放大照片,呈现被篇幅所局限着的画面细节,激发人们的灵感和想象。
“这些照片很好地展示了百年前的雕廊画壁、亭台楼阁、人们的衣着配饰,在如何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上,也许也能给大家,尤其是年轻一代人,带来启发。”
“虽然我策划了这些展览,但我明白,自己本身了解的东西有限,不可能挖掘出照片中所有的信息。而这个展览之所以免费对公众开放的,就是希望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人,都可以没有负担地进来参观,能够从我看不到的角度,发现不一样的东西。只要这些内容能对大家有帮助,我觉得很欣慰了。”
📷
正因为此,十年间,姚咏蓓所经过的千山与万水,不断激荡着周围,让人们得以从不一样的角度重新定义当下、思考历史和未来。
在2009年,在中国福州汤姆逊的摄影展上,其所拍关于闽江的作品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在2010年,当地一群摄影家系统地采集了这个前人从未关注的题材和内容:闽江,包括从它各个支流的第一个村子,出现第一滴水的地方一直拍摄到闽江入海口,之后以摄影展的形式发布成果,反响热烈,在短短12天就吸引3万多人参观,很多人开始思考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在其后广州站的展览中,广州博物馆还为一些拍摄信息不确定的争议照片发起了寻找线索活动,其中一位退休老教师为了确认展览中汤姆逊一幅作品真正的拍摄地点,经过多方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找到了真正的拍摄点,甚至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对于当地修缮旧塔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北京、福州到广州,再辗转英国、瑞典、美国、泰国、加拿大数个国家,十年间,姚咏蓓已经带着她心爱的老照片,在画廊、图书馆、博物馆、艺术中心的地方留下影子。其中2015年在华盛顿的展览,还被当地媒体评为该地区年度十大最佳摄影展之一。
📷
十年很长,长到足以让她对每一副作品的背景都了如指掌;十年也很短,短到每一副照片对于姚咏蓓而言,都有着仿若初见的感动,让她还坚持着亲自给大家做解说。姚咏蓓真切地说,她很感恩每一次在不同城市展出的机会。自己的付出,能让更多人了解到那个时代,她的世界也因此变得更加广阔。“对我来说,每次展览都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和启发。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
横跨西东,让世界更懂中国
不过,这背后的辛苦却并非所有人都能看见。
“因为这个是单纯的文化项目,不收门票,这个展览只有教育意义,并没有商业效应。所以举办这个展览,主要的困难在于在找展览场地、拉赞助。我希望能有更多感兴趣的中资公司来和我们一起,让这件有价值的事情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姚咏蓓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关心,对艺术世界的追求,和她的家学传承分割不开。曾外公是梅兰芳的艺术挚友、戏剧理论家齐如山,游历过西欧,曾任京师大学堂的教授,祖上还曾出过多个清朝进士……虽然低调如姚咏蓓始终不曾提及自己的家世,但那“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以及对中西方文化的包容态度,一直流淌于姚咏蓓的骨血里,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她的言行中。
📷
晚年齐如山 @人民网
“无论我之前做的美术杂志、电视台、慈善机构的项目总监,还是现在的策展人,这些工作看起来不相干,但核心都不曾变过:我只是想创造一个平台,让大家能看到更多优秀的艺术和文化,更了解这个世界。”
出生、长大在香港的姚咏蓓,14岁就离港到瑞士读书,中学读过法语,随后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完成了MBA,目前定居在伦敦。多年来行走于世界各地,她东方的背景、以及对西方世界的了解,让她得以很快融入新的城市。
“比起一些生活在海外的华裔二代来说,我很少会对自己的身份产生困惑,这也许是出生在香港的缘故。我很难说清,究竟是东方的传统思想,还是西方的文化对我的影响更大,但我知道中国背景将永远伴随着我,越是深入西方的历史和艺术,越能够增加我对东方文化的了解,以及对自我身份的认知。所以这不是一个消极的过程。”
📷
少年姚咏蓓与母亲出席画展 @苹果日报
那么,海外华裔二代如何才能够增加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呢?姚咏蓓认为他们也应该学习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东西。“尽管这些内容可能脱离了当地主流教育的范畴,但多了解中国,多学习中文,至少可以让你在找工作时多增加一份可能性。”姚咏蓓笑着说。她坦言,还有一些人对中国的认知十分狭隘,不过曾踏足过中国的西方人,都对这个国家有更直接的了解,知道它有太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于那些误解,我相信我们是可以共同努力去改变的。”
姚咏蓓告诉记者,在6月23日(星期六)结束了文莱图书馆的展览之后,中国馆将迁往位于伯恩茅斯的罗素科茨博物馆(Russell Cotes Museum),暹罗展馆将在伦敦莱斯特广场的新沃克博物馆(the New Walk Museum)展出。
心里装着全世界的姚咏蓓,想要在2021年、也就是汤姆逊逝世100周年之际,回到他的家乡爱丁堡,举办一场纪念百年展。一百多年前,汤姆逊曾希望出售这些辛苦拍摄的、来自神秘东方古国的图片,却因价格问题不了了之。他一定也不曾想到,百年后是由一位华人带着他的照片,用十年时间走过这个世界。而姚咏蓓,还将继续前行。
(文:Haoxin)
号外!6月9日、16日星期六下午,姚咏蓓还将继续在文莱博物馆为大家做免费讲解;6月14日(星期四)18时,牛津大学博德莱图书馆馆长理查德欧文登(RichardOvenden)将在文莱博物馆(The Brunei Galley)举行免费讲座,和大家畅聊约翰汤姆森的一生和他重要的几幅作品。
欢迎小伙伴登陆汤姆约翰逊照片展官方网站(www.JohnThomsonExhibition.org)查询,或者直接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
文莱博物馆地址:
SOAS,
University ofLondon,Thornhaugh St, Russell Square,
London, WC1H 0XG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