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英国侨报

专访| 牛津历史学博士跨界舞台编剧 中国式催婚亮相英国

Updated: Mar 25, 2019


这一次,中国式催婚与雨伞“相亲角”的奇特场景借由舞台剧的呈现方式普及到了英国。


华人剧作家Amy Ng通过她编写的舞台剧《伞下》,聚焦中国传统婚姻观念笼罩下“剩女”的生活世界,审视了东西方不同背景下的女性身份和女性价值。

📷

剧中,在英国学习和生活的广州女孩Wei即将迎来27岁生日,而祖母却为她的终身大事感到担忧不已 ,决定插手干预,并将Wei的个人信息附在伞下,加入广州相亲市场的大军。Wei身在英国却背负着家族期望,东西方观念的不断碰撞使得代沟成为难以逾越的屏障,而在这个过程中,Wei虽感创伤,但也找寻到别样的爱。

📷

这部讲述中国单身女性与婚姻抉择的舞台剧,作为英国支援戏剧地区联合制作人项目(Sustained Theatre Regional Associate Producer Programme)的一部分,也得到了英格兰艺术委员会为支持黑人和少数族裔戏剧工作者而设的“支援戏剧基金”(Sustained Theatre Fund)的资助,自3月2日起已陆续在考文垂各个剧场上演,之后还将于利物浦、伦敦等城市进行巡演。


侨报记者亦借此契机对编剧Amy Ng进行了一次专访,在交谈中走近在英华裔女剧作家的跨界人生,探索更多剧本创作的幕后故事。


从历史学博士到舞台编剧:“我不曾后悔”


在成为剧作者之前,Amy有着亮眼的教育经历和学术背景——出生于香港的她曾经是耶鲁大学的硕士和牛津大学的博士,专攻历史学与东亚研究。有了小孩之后,她决定跨界戏剧行业,成为一名舞台编剧。她很实诚地说,当她意识到在英国成为一名编剧对于一个历史学学者来说也是一种谋生之道,就决定试一试。此后她凭借《香格里拉》和《接纳》等反响颇佳的作品,顺利地在这个行业中站稳了脚跟。

📷

Amy Ng


然而,在传统中国父母的认知里,这份职业并不能算是“理想”。Amy坦言,在香港时,和许多中国父母一样,爸妈也曾希望她将来能够当一名女医生——传统观念中的满分选择。而后来她到了美国念书,观念更加开放,也意识到职业发展其实充满了多样的可能。当成为编剧的选择摆在她面前,尽管出身世界知名学府的她有着厚实的学术背景,能够走一条踏实的学术道路,对于自己的决定,她也不曾后悔过。


她享受编剧这个角色,一部分是因为创作过程鼓励创新,在团队合作中不断有思想火花的碰撞,工作并不枯燥乏味。她告诉记者,在开始写《伞下》剧本之前,有一周的时间所有的导演、编舞、演员、编剧等工作人员都聚在一起“头脑风暴”,交流意见,为更好地呈现出想要达到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她也不断地在尝试、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征求别人的意见当中日臻完善。

📷

除此之外,她认为创作舞台剧和写电影、电视剧剧本截然相异,因为“创作舞台剧有更多的机会能够改变人们看问题的方式”,舞台剧是一个能够不断启发观众发问、深入思考不同议题的平台。她指出,看影视剧和舞台剧也会有不同的心态,因为舞台剧不像影视剧有衔接顺畅的情节与相对工整的设计,戏剧作为张力极强的表达形式,对于故事主题的描述更深切地嵌入在布景、编舞和人物的一举一动中。而且观众也有机会能够直接和创作者就戏剧本身进行交流和互动,这也是Amy享受做编剧的原因之一。


然而,作为来自中国的女剧作者,事业的发展也并非十全十美。作为英国的少数群体,华人的作品一直难能登上大舞台。Amy称,“华人的作品比较容易在小剧院里展出,通常只有不到一百人的席位”。因为剧本内容与亚洲文化或亚洲群体相关,剧场方会因为觉得亚洲人并不是主要的观众群体,没必要用上四百多人的大场地,而安排较为狭小的演出剧场,这时常让Amy感到沮丧。


不过,有机会能展示自己的作品,不管观众多少,Amy也已经觉得很开心。她指出,她的剧不只是给亚洲人、中国人观看,她希望在剧里穿插更多共性的表达,引起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的共鸣。她也致力于搭建东西方民众相互理解的桥梁,希望能消除两方个体的心理距离。她提及在《伞下》这部剧里,她就试图通过这个故事让老外理解,中国女性也在婚姻、情感当中面临一些共性的问题,从而增进西方人对于中国人的理解,不再将中国人视为与自己差别悬殊、极具距离感的存在。

📷

虽然选择了舞台编剧的职业发展道路,但Amy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老本行,她向记者透露,自己正在编排一部关于撒切尔与邓小平进行香港回归谈判的历史剧。舞台剧这样一种生动的形式,与历史的融合更能够从感官上的冲击和更多别出心裁的设计赋予现代观众不同的知识体验与思考——实在让人期待不已。


《伞下》幕后:多元的表达意图


Amy Ng告诉侨报记者,她编写的剧本其实受到了华裔制作人Lian Wilkinson的启发。“Lian的成长背景很特别,她也是一个中国人,但从小就被领养,母亲也是被领养的中国人”。这样的经历让她思考女性在中国社会中的角色和价值,她认为若不是当时独生子女政策和现代化的发展,自己也不会被遗弃。同时,她也关注到了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在婚姻市场中难能找到对象的现象,也想借此替所有知识“剩女”们传递心声。


Amy称,一开始接触到Lian的构思时,很担心这个题材会让西方观众“水土不服”,不理解中国的特色现象。后来,她逐渐意识到这对于探讨社会如何评价、看待女性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文本,同时也能够审时在不同的社会中,人们在婚姻市场里,如何对履历各异的女性进行评估和分级。基于Lian的想法,Amy之后在剧中加入了祖母的角色,意在探讨不同年代女性的选择,从而凸显传统和现代观念的相异,反映婚姻问题上中代际价值观差异的现实。

📷

同时,Amy也提及,虽然西方并不像中国有实体的“相亲角”,但对于女性的评估也经历相似的思维过程。剧中Amy通过西方人常见的社交平台Tinder来与中国的相亲市场进行对比,诠释了东西方两个社会当中,女性如何通过异性的评价和视角审时自身的价值。Amy认为,“即使西方女性看起来有更多的自由,但是自我认知的过程和东方女性类似,两者都无法逃脱异性视角对自身的影响”。

📷

在催婚问题上,Amy觉得西方女生同样面临来自父母的催婚压力。希望子女有安稳幸福的家庭生活、晚年能饴含抱孙,都是东西方父母共同的心愿。但在中国,由于子女对于父母的经济依赖,父母的权威性更强,因而对于子女的个人问题也更有话语权。这样的差异在剧中也得到了表达。


除了探讨最为核心的女性议题,Amy在剧中也穿插了其他希望传达的心声。


剧中考文垂这个地点的选择,考虑到了这个城市当中值得关注的景象——“在这样一个‘工薪阶层城市’,许多富裕的中国学生经常出入市中心华丽的高楼大厦和高级学生公寓,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这样的对比更有可能“异化”中国人,加深刻板印象,因而,Amy也尝试通过叙述这样的故事,来展现东西方女性成长过程中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从而增进西方观众对于亚洲群体的理解,拉近两者间的距离。


目前已有不少观众前往剧院观看作品,Amy称之前也曾预想过东西方观众对于这部剧会有不同的反馈,除了让熟悉故事背景的中国观众能产生共鸣之外,Amy也努力想要让剧能走进英国观众的心里。剧中Lucy这一角色的设计和烘托,也能更加增进外国观众对于剧情和不同文化的理解。

📷

剧中的主角Wei,或许就是我们身边的某一个存在,也或许是我们即将成为的人,也可能是我们过去的缩影。在晚婚盛行,单身主义风靡的今天,女性如何自视,如何平衡代沟下的观念差异,相信这部舞台剧至少能够给你一点启发。


虽然《伞下》是全英文舞台剧,但今年剧院专门安排了简体字字幕方便中国观众进行观看,感兴趣的读者可查看下方详细信息进行了解哦~


《伞下》将于3月21至23日在利物浦Unity Theatre Liverpool、3月26至30日在伦敦Tara Theatre进行巡演。购票可致电024 7655 3055或登入www.belgrade.co.uk网站购得更低价门票。


观众还可在观演过程中通过移动软件查阅简体字字幕,下载请登入Difference Engine软件网站http://www.talkingbirds.co.uk/pages/differenceengine.asp。 (文:骆艺颖)

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